不管你信不信,老人过了70岁,基本都会有如下的现状!

  • 首页
  • pg电子哪里玩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pg电子哪里玩 > 新闻动态 > 不管你信不信,老人过了70岁,基本都会有如下的现状!

    不管你信不信,老人过了70岁,基本都会有如下的现状!

    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2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    吉祥天天有,开心不撒手,福气绕身旁,活到九十九

    俗话说:人到 70 古来稀,到了这个年纪,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共性变化,不管你信不信,大多都逃不过这几样。关键是要提前知道、及时调理,别放任不管。

    一、气血不够用,总觉得累

    在中医里,70 岁属于 “天年” 阶段,气血慢慢变少是自然规律。气不够、血不足,人就容易没力气、睡不着、爱做梦、记不住事,甚至连动都懒得动。

    很多 70 多岁的老人,心里想活动活动,可一起身就头晕眼花、腿脚发虚。其实这是气兜不住血,血液没法好好滋养大脑和经络导致的。

    调理建议:

    补气选常见食材:不用特意找药材,每天用 3-4 颗红枣、5-6 粒枸杞泡水喝,或者煮在粥里,温和补气,还不挑体质,喝着也顺口;

    补血简单来:平时吃点煮软的黑芝麻(比如撒在粥里)、新鲜的桑椹(当水果吃,一次一小把),不用多吃,每天吃一点,既能补气血,还能帮着通大便,不用特意准备复杂食谱;

    图片

    加个超常见小动作:每天做 “拍手操”—— 双手自然张开,掌心对着掌心轻轻拍,再用掌心拍手背(左右手背轮换),每次拍 15-20 下。不用太用力,拍得舒服就行,能促进手部气血流通,带动全身气血动起来,缓解没力气、头晕的情况,平时坐着看电视、聊天时都能做。

    二、脾胃变弱,吃不下还不吸收

    很多老人说 “我现在怎么都吃不下,吃点就撑得慌”。这不是简单的消化不好,而是脾胃变弱了。中医说 “脾胃是身体的'营养加工厂’”,70 岁以后,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普遍下降,就算吃得多,营养也吸收不了多少。

    脾胃弱的人,常见舌头又胖又大、边缘有牙齿印,动不动就放屁、打嗝,甚至还容易拉肚子。

     调理建议:

    吃饭要吃温的,别贪凉,冰箱刚拿出来的水果、冰镇饮料,70 岁以后最好别碰;

    常喝 “健脾粥”:用山药、薏苡仁、茯苓和大米一起熬粥,这三样是经典的 “健脾三宝”,既能养脾胃,还能祛湿气;

    图片

    加个小习惯:饭后别马上坐着,慢走 5-10 分钟,或者用双手顺时针轻揉肚子(绕着肚脐画圈,力度要轻),每次揉 1-2 分钟,帮脾胃消化,减少胀气。

    三、肾气不足,腰腿先 “垮”

    人老先老腿,这话很实在。70 岁以后,肾气明显不够用,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腰发酸、腿发软,走不动路,晚上老起夜上厕所。

    中医说 “肾是骨头的'营养源’”,肾气少了,骨头自然不结实,甚至容易骨质疏松、腿脚发麻。有些老人以为是缺钙,其实根本原因是肾气不足。

    调理建议:

    食疗养肾:黑豆、黑芝麻、核桃、枸杞这些黑色的食材,70 岁以后要常吃,中医里黑色食物能养肾;

    睡前泡泡脚:晚上用热水泡脚,加点艾叶或花椒,既能祛寒湿,还能帮着固肾气,泡 15-20 分钟就行,别太久;

    图片

    加个养生小动作:常做 “踮脚尖”—— 站在平地上,双脚与肩同宽,慢慢踮起脚尖,停留 2 秒再放下,重复 10 次,每天做 2-3 组。这个动作能刺激脚底养肾的穴位,缓解腿软。

    四、心神不宁,睡不好还记不住

    70 岁以后,很多人晚上睡不好,不是老做梦,就是醒得早。这不只是老年人常见的睡眠问题,其实是心和肾不协调,心神没得到滋养导致的。

    调理建议:

    睡前可以泡泡脚,或者用酸枣仁、柏子仁泡水喝,能帮着安神;

    心血不足的人,多吃莲子、百合、桂圆,这些都是养心神的好东西;

    图片

    加个助眠小方法:睡前做 “按眉心”—— 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两眉之间的位置(叫印堂穴),顺时针揉 10 圈,逆时针再揉 10 圈,力度要轻,能放松神经,帮着入睡,减少做梦。

    五、阳气变少,容易怕冷还招湿气

    70 岁以后,很多老人特别怕冷,夏天也手脚冰凉。这是因为身体里的阳气不够了,没法温暖全身。更严重的是,阳气少了容易让寒湿钻进身体,经常会关节僵硬、腿肿、痰多咳嗽。

    调理建议:

    注意保暖,尤其是腰腹和双脚,别让这些地方受凉;

    常灸穴位:关元穴(肚脐下 3 指处)、足三里(膝盖下 3 指处)、肾俞穴(腰上,肚脐正对后背的位置旁开 2 指),灸这些穴位能补阳气、祛寒湿,不懂艾灸的话,用热水袋热敷这些地方也有效果;

    图片

    加个补阳小习惯:上午 9-10 点或下午 4-5 点,找个避风的地方,后背对着太阳晒 15-20 分钟(别晒脸),阳光能补阳气,还能让身体暖和,减少手脚凉。

    六、血脉不通,容易中风

    70 岁以后,气血慢慢变少,血管也会老化,血脉流通不畅,就容易中风、偏瘫。很多老人觉得 “手脚麻” 没什么,其实这是血脉不通的前兆,得重视。

    调理建议:

    多做轻柔运动:平时甩甩手、扩扩胸,动作慢一点、轻一点,能促进气血运行;

    按揉穴位:常按合谷穴(手背,虎口处)、太冲穴(脚背上,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),每次按 1-2 分钟,能活血通络,预防中风;

    图片

    加个通血脉小动作:每天做 “甩手操”——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双手自然下垂,然后慢慢向后甩臂,再向前回摆,幅度不用太大,每次甩 20-30 下,能活动肩颈和手臂,促进全身血脉流通,减少手脚麻。

    图片

    身强体健心情好,财多颜美运气高!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TOP